English

再论儒家“使民”思想

2000-06-13 来源:光明日报 吴丕 我有话说

对于《论语》中的“民可使由之”章的理解,历来争议颇多,近读彭忠德文《也说“民可使由之”章》(《光明日报》5月16日《学术》专刊),颇受启发,愿谈谈自己的看法。

彭忠德在文中引用了两条文献,其一是唐人卜天寿抄本《论语》中的郑玄原注,注中的“暴者”历来流传为“愚者”,并一直被用来解释孔子的这句话,也就是我命之为“防民说”的一种解释。这种解释说,统治者对于老百姓只可以让他们“从之”,而不可以让他们“知之”,以防老百姓“知其本末”后,“愚者或轻而不行”。我认为,“实则‘轻而不行’的恐怕不是‘愚者’,而是‘智者’,是敢于怀疑、蔑视,甚至对抗统治者的人”。现在知道郑注本原为“暴者”而非“愚者”,说明统治者想要防止的正是那些敢于反抗的人。但是,如果因此认为孔子看到人民群众中有一些反抗者,就主张对全体人民都采取“由而不知”的愚民政策,这是根本说不通的,是和儒家重视教育人民即“教化”的主张不相符合的。

彭忠德文中引用的第二条文献是郭店楚墓竹简《尊德义》。这对于理解“民可使由之,不可使知之”的确是一篇重要参考文献。彭文引用其中一句话并断句为:“民,可使道之,而不可使智(知)之;民,可道也,而不可强也。文中指出,庞朴先生认为:“此处的‘民可使道之’……就是《论语》所谓‘民可使由之’”彭文称庞先生的这一看法确为卓识,我完全同意。但是文中说,庞先生又认为,“而‘不可强也’……应该便是所谓的‘不可使知之’了”。我对此不能理解。如果说“而不可使智之”就是“不可使知之”,是很容易理解的。但是“不可强也”为什么就是“不可使知之”呢?彭文对此的解释,仍然使人难以理解。他说“由‘民可道也’与上文‘民可使道之”对举可知,‘可道’为强调‘道’而省略了‘使’;‘不可强也’亦应与上文‘不可使智(知)之’对举成文。两者相较,‘不可强’也是强调‘不可使智”,因此‘强’、‘知’含义应当相同。‘强’为强迫之意,知‘智(知)’也必为强迫之意。知之一义为主持、掌管,此处即当引申为控制、强迫之意。”彭文说“可道”省略了“使”,按其逻辑,“不可强也”也是省掉了“使”字。彭文还认为“使”字后边省略了宾语,照他的译文,这个宾语可以是“德”字。如果把省略部分都加上,原话变成:“民,可使德道之,而不可使德智(知)之;民,可使德道也,而不可使德强也。”再把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:“对于民众,可以用德引导他们,而不可以用德强迫他们;对于民众,可以用德引导,不可以用德强迫。”试想一下,无论古人今人,谁会这么罗琐?同义重复,在此并无任何必要。再者,根据所谓“对举”关系,随意猜测,将“智(知)”引申为控制、强迫之意,没有举出另外的出自古书的任何例证,也不能使人信服。

我的看法是,这段话所讲的也是有关如何“使民”的道理,断句当为:“民可使,道之;而不可使,智(知)之。民可道也,而不可强也。”其中“民可使”是指老百姓驯服听话。大意应为:“老百姓如果驯服听话,只要加以引导就可以了,而如果不驯服不听话,就要加以教育,让他们知道道理。对于老百姓,可以引导,但不可以强迫。”这样,这段话前后两部分是递进关系,顺理成章。其中“知之”也是引导,引导可分层次,但不能说“知之”就是强迫。“知之”是“使之知”,指的是教育。

现在来看,“民可使由之,不可使知之”。我认为当断句为:“民可使,由之;不可使,知之。”句中两个“之”字意思应当一致,都是代指“民”的。“由”的本义是“经由”,其对象一般是路、户等表示地点的名词。用于抽象的“礼”、“道”时,其义转为“照着(礼或道的要求)去做”,有“遵循”、“顺着”之义。因此,孔子这段话中的“由之”就是遵循或顺着老百姓的这种状况(指“可使”即驯服听话)去进行统治。其含义是少加干涉,实行无为而治,这是符合“善政行易”或“善政必简”(《孔子集语·论政》)的要求的。“知之”就是“谨其教道,使民心晰焉而知之”(《孔子集语·论政》),即进行教育。通过教育,使民“易使”、“可使”。

孔子这段话可以译为:“老百姓可以使用,就顺着他们;不可以使用,就教育他们。”如采用意译的办法,可以译成这样:“老百姓如果规规矩矩,易于统治,不妨顺其自然,少加干涉;但如果他们不大规矩,难以统治,就要对他们进行教育,让他们知道服从统治的道理。”上边所说《尊德义》中的一段话,前半句与孔子的这段话基本一致,后半句加上不要强迫,是一种发挥,强调了儒家对民实行宽松政策的主张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